外墻清洗常態化
時間:2020-11-28 23:29 作者:admin 點擊:1338 次
為迎接大運會,深圳曾啟動以建筑物外立面刷新為主的史上較大規模市容環境提升行動,而這一制度日后將被法定化。但與此前的“統一清洗翻新”由政府負擔費用不同,今后的“定期清洗翻新”將由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承擔,沒聘請物管的則由業主承擔費用。昨日,在深圳“弘揚大運精神,形成制度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活動之“建筑立面刷新法定化”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法制辦有關負責人就“后大運時代的建筑物刷新改造法定化”進行了解讀。
在記者問及“定期刷新會否增加業主物業費壓力時”,市法制辦環資法規處調研員詹炳表示,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里已規定了業主、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業主大會具有履行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翻新職責,對這個費用負擔也有相應規定,“應該說不會新增業主的負擔”。
對清洗翻新活動進行制度性安排
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深圳市建筑物和公共設施清洗翻新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是大運會期間,深圳的建筑物立面刷新主要規范和指導,據市城管局副局長劉初漢介紹,全市累計刷新和屋頂改造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米,涉及300多條道路兩側的15000多棟建筑,形成了以深南中路、南山大道、機場周邊、深惠路等為代表的幾十條城市風景線和風景點。
“但這一規定并非臨時性的,而是對清洗翻新活動進行制度性安排,在起草之時就立足長遠了。”市法制辦環資法規處調研員詹炳說,通過立法強制要求對臨街建筑物外立面定期進行清洗翻新,是歐美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新加坡的通行做法,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劉初漢說,“規定”的內容包括了政府、企業和個人各自的責任義務、建筑外立面清洗翻新具體規定、建筑物屋頂美化具體規定、公共設施清晰翻新具體規定、建筑物統一組織清洗翻新具體規定、法律責任等,內容完備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現在要把大運期間對建筑物清洗刷新常態化和法定化。”
外墻清洗費用從物業服務費中列支
據市法制辦環資法規處調研員詹炳介紹,“規定”的調整對象是全市所有的建筑物和公共設施,但同時又劃定了清洗翻新重點區域,實行重點區域重點監管,非重點區域參照管理。
“清洗翻新共有三種形式:定期清洗翻新、統一清洗翻新和及時清洗翻新。其中,‘定期清洗翻新’是根據建筑物外立面的材質,確定了不同的清洗翻新周期,從1年到5年不等;‘統一清洗翻新’由政府主導,主要是針對重大慶典活動、國際性或全國性大型活動、重點區域街景營造活動進行的階段性工作。”詹炳說。
而在費用承擔方面,詹炳強調,只有“統一清洗翻新”是由政府主導并負擔費用,另外兩種則政府只承擔監管職責。
“由于大家對大運期間的清洗翻新活動印象深刻,部分人誤以為清洗翻新是政府的事,與已無關,這實質上是一種誤解。‘定期清洗翻新’和‘及時清洗翻新’是已聘請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建筑物,由物業服務企業負責,清洗費用從物業服務費中列支,粉刷、修繕的費用從物業專項維修基金支列支;未聘請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建筑物由業主負責并承擔費用。”
大運期間保障房環境提升花6000多萬元
市住房和建設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吳濤則介紹了保障性住房小區的立面刷新情況。他表示,大運會開幕前,該局負責的市本級財政資金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的市容環境提升行動包括蓮花二村、蓮花北村、華富村、華富北村、梅林三村、梅林四村、景鵬大廈、景龍大廈、福華新村等九個小區。
吳濤說,項目總概算6202萬元,涵蓋臨街多層建筑133棟,高層建筑13棟,外墻涂料面積31.32萬平米,外墻清洗面積22.72萬平米,屋面翻新面積2.1萬平米,涉及紅荔西路、皇崗路、彩田路、筍崗西路、福華路、新洲路、北環路等部分路段。
“我們將盡快制定‘保障性住房小區清洗翻新和維修改造的管理辦法’,力爭一個月內完成初稿,上半年正式出臺。同時,為確保保障房達到宜居、清潔、安全的使用效果,將在一個月內制定保障性住房小區清洗翻新年度工作計劃和中長期規劃,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管理的全部保障房小區進行一次整體清洗翻新和修繕改造。”吳濤說。
將明確哪些建筑物什么情況下必須清洗
據市城管局副局長劉初漢還表示,市城管和住建部門將向全社會公示清洗刷新的重點區域,明確哪些建筑物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必須清洗刷新。“城管部門將根據建筑本身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刷新年限,類似玻璃幕墻建筑,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各區和街道要確定專門管理部門,加強巡查,發現轄區內建筑物外觀明顯污漬、表面殘損脫落或者裝飾材料剝落、以及存在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等問題的,要主動通知業主和物業管理單位及時進行清洗刷新。同時,如果市民和媒體舉報一些建筑物外表出現法定應該清洗刷新的,執法隊也會責令相關責任單位進行刷新。”劉初漢說,市民對損害建筑物整潔有序的行為和現象可撥打城管熱線12319進行舉報和投訴。
【現場釋疑】
一問:建筑立面刷新常態化意義何在?
回應:可提升了全市市容環境整體水平
大運籌辦期間,市民對建筑立面的大面積刷新曾有過質疑和不同意見。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長劉初漢對此回應稱,歐美發達國家和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建筑物定期翻新已經制度化、法定化。深圳作為年輕的城市,臨街建筑和城市風格不相符,一些立面污跡斑斑、陳舊不堪,影響了城市形象。
劉初漢稱,立面刷新提升了深圳市容環境整體水平,大運會的成功舉行與立面刷新功不可沒。同時,這對深圳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對縮小特區內外差距均有非常大的幫助。“大運會結束后,原關外地區、深惠路兩側形成了新的風景線。另外,通過立面刷新及其常態化,市民素質和城市整體形象都會有提升。”
二問:“定期刷新”會否增加業主負擔?
回應:不會新增業主負擔
按照市政府相關規定,確定重點刷新地區以及刷新年限后,物業管理公司將成為刷新的責任主體,也就是刷新成本的埋單者,這項成本會不會分攤到業主身上引人關注。市法制辦環資法規處調研員詹炳明確表示,建筑立面定期刷新不會新增業主負擔。
詹炳解釋說,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已經規定,業主、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業主大會具有履行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翻新職責。條例同時對費用負擔做出了規定,外立面清洗本身就屬于保潔工作,這項費用從物業管理費當中支出,物價部門在核定物業費的時候已經包含了這項支出。另外,粉刷修繕的費用也是從物業專項維修基金當中列支,業主在購買物業、日常加納物業管理費的過程中,已經支出了這部分費用。
詹炳表示,針對業主或者物業管理公司不同意刷新的情況,政府主管部門可以依照相關法則進行處罰。住房和建設局作為物業服務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也可以從行業管理角度督促物業企業履行相應職責。
三問:老舊小區專項維修基金不夠怎么辦?
回應:業主大會決定是否續籌
有物業公司表示,對于一些老舊住宅區,此前收取的專項維修基金本來就很少,由于建筑老化嚴重,物業管理支出日益增加,現在確實沒有資金拿出來做建筑刷新修繕。市住房和建設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吳濤對此回應稱,1994年11月1之前竣工的房屋,之前沒交過專項維修資金,對于這部分物業的維修,由該物業項目業主大會決定是否續籌建立規模相當于首期歸集的物業專項維修資金。
另外,如果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超過首期歸集的物業維修資金金額70%的,業主大會應當續籌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如果需要續籌,業委會負責提出本物業續籌的方案、金額,經業主大會表決通過后,由業主委員會組織實施。
四問:大運期間建筑物立面刷新花了多少錢?
回應:總計費用還在結算和審計過程中
昨日,大運期間城市刷新費用也引起媒體關注,劉初漢表示,根據相關規定,舉行大型活動如大運會之前,建筑物清新刷新是市政府統一組織,各個區政府統一實施。而在立面刷新過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區完全由政府主導出資,有的區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業主承擔一部分,政府承擔一部分。因為涉及到不同的投資主體,總計費用還在結算和審計過程中。